您当前所在页面:首页 - 新闻中心 - 新闻动态

新闻中心

千年岐黄也能燃起创新火花(解放日报)

发布时间:2016-09-22 来源: 浏览量: 字号:【加大】【减小】 手机上看新闻

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
即可在手机端查看

    摘自:2015年8月18日 《解放日报》 11版 作者:顾泳 

记上海市“仁心医者奖”特别荣誉奖得主王翘楚

王翘楚教授年届九旬,谦虚儒雅,成就斐然。自廿岁出头开诊所至今,上海中医领域的创新突破,都有他的身影。在他眼里,千年岐黄同样可以燃起创新火花,“若缺少创新,中医何以继承发展至今日?!”

近日,得知自己荣膺首届上海市“仁心医者奖”特别荣誉奖,老先生直言:“颁给我这个奖,有些出乎意料。或许是因为我年纪足够大了,多年的经验可为后人做些榜样吧。” 

花生叶入药治失眠 

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人群失眠率高达38%。睡不着觉,困扰着千千万万人。温州刘女士多年失眠症状无法缓解,生活质量大受影响。两年前,女士慕名前往王翘楚教授门诊,王老对症下药,开出“落花安神合剂”。服用数周后,女士找回了久违的良好睡眠。

落花安神合剂主要成分是落花生,小小花生,怎会与失眠扯上关系?这还要从廿余年前说起——上世纪80年代,申城甲肝大流行。时任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长的王翘楚在文献中发现:萱草花可治肝炎消黄疸。按图索骥,他带领团队用萱花草制成糖浆制剂,许多患者服用后,黄疸症状明显消失。令人意外的是,不少患者肝病痊愈后还继续来配药,“喝了糖浆制剂,多年难改善的失眠也好多了。”

王翘楚仔细翻阅《本草纲目》发现:萱花草可清热解毒,同时能安神。可萱花草罕见,王翘楚一头扎进古籍发现线索:合欢花、合欢皮与萱花草一样,叶子昼开夜合,也能镇静安神。昼开夜合四个字,触类旁通了他的知识储备:老家门前种的那棵落花生树,叶子同样是昼开夜合。王翘楚听乡下亲戚说过,用花生枝叶喂牛,牛长得胖、会打瞌睡。从16斤花生叶子制成96瓶糖浆开始,王翘楚对花生叶催眠机制开展了长达20年的研究。如今,“落花安神合剂”已在临床应用高达8万人次。

用经典煎剂打破西医垄断

王翘楚患有下肢动脉栓塞、椎管狭窄症,可他坚持每周看23个半天门诊,一坐就是四个小时。

如此坚持,为的是他自小心底里的那颗从医种子:王家三兄弟,本想都跟着父亲学生意,母亲却希望能出一位医生。于是,17岁少年王翘楚开始跟家乡老中医当起小学徒。在常人眼里,中医越老越吃香,小医生经验少、能力跟不上。王翘楚28岁时,就创新研制出复方红藤煎剂治胆囊脓肿。

上世纪50年代,王翘楚接受“中学西”培训,来到市六医院做主治医师。轮岗到大外科时,一名阑尾炎女患者几乎难倒了所有医生:腹部已有肿块,白细胞高达两万多,当时技术有限,无法开展手术治疗。外科主任、留英归国老教授也一筹莫展,查房时看到身边的王翘楚,有意识地问,“中医有妙招吗?”

王翘楚想起了自己曾经用大黄牡丹皮治愈过剧烈腹痛、脓肿患者。他还发现古方记载:红藤1两、紫花地丁1两,黄酒煎服可治腹痛。“用大黄牡丹皮+红藤汤”,当王翘楚提出这一建议时,外科大主任果断同意。女患者服用中药后,不出几日,肿块奇迹般地消除了。中医经典复方红藤煎剂也打破了西医治疗腹痛、阑尾脓肿的绝对垄断。

澄清误区助针麻重返临床

不久前,曙光医院手术室内,即将开展胸腔手术的先生正在接受针刺麻醉。细针扎入穴位,先生渐渐睡了过去……这一极具中医特色的医疗手段,却一度在我国搁浅,对之质疑声铺天盖地。

王翘楚却是力排众议的那一位。他坚持认为,针刺麻醉并非一无是处,“开展心脏手术针刺麻醉时,患者意识清醒、却无痛感。这些镜头曾真实展现在我的面前,它可谓中医发展的一个台阶。”

改革开放初期,澄清对针刺麻醉的认知误区,成为王翘楚的主要工作。他组织、调研国内针刺麻醉发展情况,同时编写《中国针麻发展史》。研究发现,针刺麻醉后,人体确实会增加类吗啡类成分,这为针刺麻醉重返临床奠定基础,也为揭示原理提供了线索。

分享:

上海市中医医院
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

嘉定院区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荣联路68号
电话:021-56639828

芷江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
邮编:200071
电话:021-56639828

石门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
电话:021-62588203


沪ICP备15010047号
沪卫(中医)网审[2013]第200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