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摘自:
正值世界睡眠日,《2017年中国网民失眠地图》于近日公布,其中的失眠城市排行榜显示:各城市中,曾有失眠经历的人群比例,上海占87.76%,成全国之首,失眠似乎在现代社会成为了一种“时髦”病。对此,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任医师、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许良表示,春分节气刚过,失眠进入高发期,目前医院门诊量已增加一成。而现代人失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,饮食重口味、长期晚睡、平时压力大等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。而中医认为,春天易春发,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易引发肝火,进一步导致失眠的发生。
吃香喝辣却易睡不好
33岁的小林是一名女白领,平时无辣不欢。但最近,她的睡眠质量却越来越不好。以前一觉睡到天亮,现在却常常噩梦连连,不仅难以入睡,即使睡着了也容易早醒。一段时间后,小林感到身心疲惫。对此,许良指出,春分节气过后,开始昼长夜短,人们往往还未适应,调节功能跟不上就会造成夜亢昼困的现象。而春分后易春发,春季又主肝,如小林这样频繁吃辣,辣食又多是油腻食物,不仅加重肠、胃、肝、胆和胰的工作负担,还会造成胃中有灼烧感和消化不良、体温升高等,进而影响睡眠。
此外,许多人半夜惊醒后就睡不着。许主任解释,失眠与情志的变化关系甚为紧密,而肝主疏泄,情志不稳往往会导致肝气郁结化“火”,特别是大怒、受惊之后,情志极不稳定,必然会导致肝火有余,进而会扰乱心神,让人心神不宁、烦躁不安,无法安然入睡。有时好不容易入睡了,也会噩梦不断,易被惊醒,而且醒来后还有胸闷、肋间胀痛的不适感觉。
23点是最佳睡眠时间
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,让不少人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,失眠、多梦、睡眠颠倒等问题,影响着身心健康。许主任介绍,临床发现,失眠者中至少1/3的人是晚上11点以后再入睡。失眠高发者平均年龄段也提前到了30至50岁的中青年,中医诊断属肝郁阳亢。由于晚上11点是人体最佳睡眠时间点,错过这个时间晚睡,睡眠质量大打折扣。至于睡眠时间则因人而异,个体差异较大,并非睡得越长就越好。对此不必强行规定,只要顺应自身生理节奏即可。但每天睡眠时间不可过少,必须保持在4至5小时以上,如果长期睡眠不足,会导致内分泌紊乱,免疫功能下降,百病丛生。
许良建议,春分过后,温食有利于护养阳气,如:葱、枣、花生等皆宜,但要远离大辛大热之品,如:鹿茸、附子等,少食辛辣之品。食宜酸甘,以养脾气,再配以绿色时令蔬菜,如:马兰头、枸杞头(嫩芽)等清爽之品,以达清肝、爽口、安神作用。除了饮食,还应保持适量运动。可在空气清洁的室外,选择适合自己锻炼项目,吸收大自然活力。不过,睡前运动可能影响睡眠,特别对于失眠者来说,如晚上跳广场舞,反而亢奋,影响睡眠质量。许主任提醒,运动还应在白天进行,睡前如要活动,散步即可。
上海市中医医院
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
嘉定院区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荣联路68号
电话:021-56639828
芷江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
邮编:200071
电话:021-56639828
石门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
电话:021-62588203
沪ICP备15010047号
沪卫(中医)网审[2013]第20015号
订阅号二维码
服务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