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页面:首页 - 新闻中心 - 新闻动态

新闻中心

小儿推拿保健手法(东方早报)

发布时间:2016-09-27 来源: 浏览量: 字号:【加大】【减小】 手机上看新闻

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
即可在手机端查看

    摘自:2015年3月14日 《东方早报》 作者:屠俊

    中医文献记载,“小儿稚阳未充,稚阴未长者也。”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纪清告诉我们,“稚”是幼小、稚嫩的意思,“阳”指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,“阴”指体内精、血、津液及脏腑、筋骨、脑髓、血脉、肌肤等物质。“稚阴”、“稚阳”就是说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,都是幼小稚嫩,尚未健全和完善的,在成长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经常生病。小儿推拿正好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保障,将疾病挡在“门外”。

  在这里,纪清向我们介绍了一套小儿推拿保健手法:旋推脾经、摩腹、捏脊和揉足三里。

  旋推脾经:脾经这一穴位位于拇指螺纹面。治疗时,家长应该使小儿拇指微屈,用拇指螺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,做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。操作大约100-300次。

  揉足三里:该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,以拇指指腹在该穴位上做轻快柔和的回旋运动,操作时间为3-5分钟,能够起到调节孩子胃肠功能的作用。

  捏脊:双手呈握拳状,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,拇指伸直前置,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,而后将皮肤捏起,并轻轻挤压、捻动,双手交替,缓慢移动向前。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,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,一般连续操作5-6遍。常用于治疗小儿的消化不良、厌食、慢性腹泻、便秘、咳喘、夜啼等慢性病症。

  摩腹:以手掌掌面或食、中、无名指指腹着力于腹部,以腕关节连同前臂有节律地做环形摩擦,摩腹需用力轻柔缓和,速度均匀协调,压力大小适当,操作3-5分钟。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、和胃、通便之效,逆时针摩腹则具有健脾、止泻的作用。

分享:

上海市中医医院
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

嘉定院区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荣联路68号
电话:021-56639828

芷江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
邮编:200071
电话:021-56639828

石门路院区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
电话:021-62588203


沪ICP备15010047号
沪卫(中医)网审[2013]第20015号